1)浏览器输入url按回车背后经历了哪些?

1、首先,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url,先解析url,检测url地址是否合法
2、浏览器先查看浏览器缓存-系统缓存-路由器缓存,如果缓存中有,会直接在屏幕中显示页面内容。若没有,则跳到第三步操作。
浏览器缓存:浏览器会记录DNS一段时间,因此,只是第一个地方解析DNS请求;
操作系统缓存:如果在浏览器缓存中不包含这个记录,则会使系统调用操作系统,获取操作系统的记录(保存最近的DNS查询缓存);
路由器缓存:如果上述两个步骤均不能成功获取DNS记录,继续搜索路由器缓存;
ISP缓存:若上述均失败,继续向ISP搜索。
3、在发送http请求前,需要域名解析(DNS解析),解析获取相应的IP地址。
4、等待TCP队列,Chrome 有个机制,同一个域名同时最多只能建立 6 个 TCP 连接,如果在同一个域名下同时有 10 个请求发生那么其中 4 个请求会进入排队等待状态,直至进行中的请求完成。如果当前请求数量少于 6,会直接进入下一步,建立 TCP连接。
5、浏览器向服务器发起tcp连接,与浏览器建立tcp三次握手。
6、握手成功后,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,请求数据包。首先浏览器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行(请求方法,请求URI和http版本协议),之后还要以请求头形式发送其他一些信息,把浏览器的一些基础信息告诉服务器。比如包含了浏览器所使用的操作系统、浏览器内核等信息,以及当前请求的域名信息、浏览器端的 Cookie 信息,等等。(对于请求体的数据,一般通post方法发送给服务器)
7、服务器处理收到的请求,将数据返回至浏览器。首先服务器会返回响应行,包括协议版本和状态码。之后服务器也会随同响应向浏览器发送响应头。响应头包含了服务器自身的一些信息,比如服务器生成返回数据的时间、返回的数据类型(JSON、HTML、流媒体等类型),以及服务器要在客户端保存的Cookie 等信息。服务器就可以继续发送响应体的数据,通常,响应体就包含了 HTML的实际内容。
9、浏览器收到HTTP响应
10、浏览器解码响应,如果响应可以缓存,则存入缓存。
11、 浏览器发送请求获取嵌入在HTML中的资源(html,css,javascript,图片,音乐······),或者可以说是浏览器解析HTML代码,对于未知类型,会弹出对话框。
12、 浏览器发送异步请求。
13、页面全部渲染结束。

2)http和https区别

HTTP协议传输的数据都是未加密的,也就是明文的,因此使用HTTP协议传输隐私信息非常不安全,为了保证这些隐私数据能加密传输,于是网景公司设计了SSL(Secure Sockets Layer)协议用于对HTTP协议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,从而就诞生了HTTPS。简单来说,HTTPS协议是由SSL+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、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,要比http协议安全。

HTTPS和HTTP的区别主要如下:

总的来说: HTTPS=SSL+HTTP

1、https协议需要到ca申请证书,一般免费证书较少,因而需要一定费用。

2、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,信息是明文传输,https则是具有安全性的ssl加密传输协议。

3、http和https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连接方式,用的端口也不一样,前者是80,后者是443。
(这个只是默认端口不一样,实际上端口是可以改的)

4、http的连接很简单,是无状态的;HTTPS协议是由SSL+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、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,比http协议安全。

3)HTTP版本区别

HTTP/1.0与HTTP/1.1版本区别:

主要体现在长连接与部分发送上面

1)在 HTTP/1.0 时代,每一个请求都会重新建立一个 TCP 连接,一旦响应返回,就关闭连接,这种就是短连接,HTTP/1.1版本就支持Keep-Alive 模式,实现长连接了。

1
2
3
4
5
6
7
使用HTTP建立长连接
当需要建立 HTTP 长连接时,HTTP 请求头将包含如下内容:
Connection: Keep-Alive
如果服务端同意建立长连接,HTTP 响应头也将包含如下内容:
Connection: Keep-Alive
当需要关闭连接时,HTTP 头中会包含如下内容:
Connection: Close

2)HTTP 1.1支持只发送header信息(不带任何body信息),如果服务器认为客户端有权限请求服务器,则返回100,否则返回401。客户端如果接受到100,才开始把请求body发送到服务器。这样当服务器返回401的时候,客户端就可以不用发送请求body了,节约了带宽。

HTTP/1.1 与HTTP/2.0版本区别

主要体现在多路复用上面。

1)HTTP2.0使用了多路复用的技术,做到同一个连接并发处理多个请求,而且并发请求的数量比HTTP1.1大了好几个数量级。当然HTTP1.1也可以多建立几个TCP连接(一般情况下一个域名允许建立6个TCP连接),来支持处理更多并发的请求,但是创建TCP连接本身也是有开销的。
2)支持header数据压缩
3)支持服务器推送

4)什么是Http协议无状态协议?怎么解决Http协议无状态协议?

(1)、无状态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。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
(2)、无状态协议解决办法: 通过1、Cookie 2、通过Session会话保存。

5)Http协议首部字段

a、通用首部字段(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都会使用的首部字段)
Date:创建报文时间
Connection:连接的管理
Cache-Control:缓存的控制
Transfer-Encoding:报文主体的传输编码方式
b、请求专用首部字段(请求报文会使用的首部字段)
Host + 地址:客户端告诉服务器此次请求地址
Accept:可处理的媒体类型(告诉服务器自己可以接收的响应消息类型)
Accept-Charset:可接收的字符集
Accept-Encoding:可接受的内容编码
Accept-Language:可接受的自然语言
c、响应专用首部字段(响应报文会使用的首部字段)
Accept-Ranges:可接受的字节范围
Location:令客户端重新定向到的URI
Server:HTTP服务器的安装信息
d、实体首部字段(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的实体部分使用的首部字段)
Allow:资源可支持的HTTP方法
Content-Type:实体主类的类型
Content-Encoding:实体主体适用的编码方式
Content-Language:实体主体的自然语言
Content-Length:实体主体的的字节数
Content-Range:实体主体的位置范围,一般用于发出部分请求时使用

Cookie是可以覆盖的,如果重复写入同名的Cookie,那么将会覆盖之前的Cookie
如果要删除某个Cookie,只需要新建一个同名的Cookie,并将maxAge设置为0,并添加到response中覆盖原来的Cookie。注意是0而不是负数。负数代表其他的意义。

localStorage存储在一个对象中. 有键值对
什么是localStorage,在HTML5中,新加入了一个localStorage特性,这个特性主要是用来作为本地存储来使用的,解决了cookie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(cookie中每条cookie的存储空间为4k),localStorage中一般浏览器支持的是5M大小,这个在不同的浏览器中localStorage会有所不同。

localStorage的优势
1、localStorage拓展了cookie的4K限制
2、localStorage会可以将第一次请求的数据直接存储到本地,这个相当于一个5M大小的针对于前端页面的数据库,相比于cookie可以节约带宽,但是这个却是只有在高版本的浏览器中才支持的
localStorage的局限
1、浏览器的大小不统一,并且在IE8以上的IE版本才支持localStorage这个属性
2、目前所有的浏览器中都会把localStorage的值类型限定为string类型,这个在对我们日常比较常见的JSON对象类型需要一些转换
3、localStorage在浏览器的隐私模式下面是不可读取的
4、localStorage本质上是对字符串的读取,如果存储内容多的话会消耗内存空间,会导致页面变卡
5、localStorage不能被爬虫抓取到
localStorage与sessionStorage的唯一一点区别就是localStorage属于永久性存储,而sessionStorage属于当会话结束的时候,sessionStorage中的键值对会被清空

7)Http优化和Http协议有哪些特征?

(1)利用负载均衡优化和加速HTTP应用
利用HTTP Cache来优化网站
(2)1、支持客户/服务器模式;2、简单快速;3、灵活;4、无连接;5、无状态;